[KB功能解说] 将采购过账时平均成本高于预期
[b]* 本文由赛捷软件(上海)有限公司翻译完成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如需转载,请先联系相应版块的版主取得授权。[/b][b]适用产品版本[/b]
Sage X3 V6、V7、PU8、PU9
[b]模块[/b]
分销
[b]问题概要[/b]
在不管理批次的环境中,将采购过账时AUC(平均成本)高于预期。
基本参数设置如下:MAXABSCOD(成本计算差异处理)=地点基数合并,而MAXABSPER(最大出货量)=0
详细信息
需要考虑STO(库存)项目/VAL(计价模式)组中的基本参数ABSLIM(计价差异吸收限制)。
解决方法
一项成本差异(例如过账一张有价格差异的采购)可以通过实际库存吸收。
而如果剩余库存不足的话,那么这项差异的成本部分就无法被吸收。
对于同时过账一个产品的两张采购(针对2张不同的收据):可能发生AUC过度调整的情况。
示例:
收货1 以价格10欧元收了10个
收货2 以价格10欧元收了10个
完成了一次数量为10个的装运。因为分配遵循的是FIFO规则,所以确定发出收货1的库存。
在这一步,我们剩余库存为10个。
(针对这两次收货)开具了两张价格为20欧元而不是10欧元的:
如果将ABSLIM设为了“否”:
在1之后:AUC会变为20欧元,而存货价值=200欧元。未吸收差异金额为0。为什么?因为剩余库存为10个,而这与最初收货1的接收数量相符。
在2之后:AUC会变为30欧元,而存货价值=300欧元。未吸收差异金额为0。为什么?因为剩余库存为10个,而这与最初收货2的接收数量相符。
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,系统无视了剩余库存:因为它不按批次管理,所以属于收货1或收货2的部分是未知的。
如果将ABSLIM设为了“是”:
在1之后:AUC仍然是10欧元,而存货价值=100欧元。未吸收差异金额为100欧元。为什么?剩余库存的10个来源于收货2,因为系统读取了出现在FIFO堆中的单据编号,而它读到了收货2。因此,这些都作为了这张的未吸收金额。
在2之后:AUC会变为20欧元,而存货价值=200欧元。未吸收差异金额为0。为什么?因为库存中剩余的FIFO堆的单据编号=收货2。
如果你采用FIFO或AUC计价方式,且计价规则管理收货库存调整,那么建议将ABSLIM设置为“是”。
页:
[1]